📌 AI 工具越強,教育更該教孩子「怎麼想」
從 ChatGPT 到 AutoGPT、AgentGPT,AI 工具已從單點回答走向「任務自動化」階段。但這也讓不少教育者開始擔憂:
「學生還需要自己動腦嗎?還要學寫報告嗎?」
答案是:更需要。只是他們需要學的不再是「手寫一篇報告」,而是如何設計任務流程、分析資訊輸入、批判輸出結果。
🎯 教育該培養的是「AI 編排力」而非單純使用力
AutoGPT 能根據目標,自動進行搜尋、比較、整合與輸出。
這代表孩子未來需要具備:
-
如何設定清晰目標與輸出格式
-
如何提供高品質提示詞(prompt)
-
如何辨別 AI 輸出的邏輯漏洞與偏誤
這些,正是「編排 AI 工作流程」的能力。
🧠 讓學生成為「AI 專案設計者」而非使用者
在菜菜學院的「AI × 專題創作班」中,學生不只是用 ChatGPT 查資料,而是:
-
設計問答流程(像設計對話樹)
-
比較多個 AI 工具(如 Claude、Notion AI)選擇最適合任務的
-
實測輸出與優化 prompt,達成任務(如做一份環保簡報)
這樣的能力,比單純「會問 AI」重要得多。
📩 未來教育不再教「解題」,而是教「設計任務」
我們不怕孩子用 AI,怕的是他們只依賴 AI,而不懂背後的思考架構。
教育該引導學生從使用者,走向設計者與負責人。